
《雁回时》:精英的贵女难以撼动封建社会
2025年4月5日
杂谈
小红书上看到一个人说《雁回时》的剧情像游戏,除了主角都是NPC,主角领到一个又一个任务,完成一项又一项指引,最终完成主线,成功通关。 以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噎得慌”,太多半生不熟的剧情,塞了上来,细节并不完善。这其实也是一种灌水。与其写一堆情节,追求一些爽点;不如写一些数量少但细节精的情节。 理解编剧想要写一个独立自强、有情有义的女子,为自己谋求一个好日子,实现自己和母亲相依相守的夙愿。但是庄寒雁这个角色本身,既不知其学识才华从何而来,又不知她在叔婶日日虐待之下如何能够貌若天仙。 叔婶不过是一个落魄书生,家中有没有什么下人仆役。而“饱读诗书”是需要脱产支持的,除非她天赋异禀,过目不忘,又能把一天当两天使。 这导致了“庄寒雁”角色缺少成长弧光,开局直接跻身精英行列,一路踏平各种艰难险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甚至为苗贵妃出谋划策,与皇权抗争。 编剧还给女主安排了两个外挂,柴靖和傅云夕。女主懂文,柴靖有武,傅云夕提供特权。于是从头到尾,女主走入了一个不败之地。即使一时不慎,落入大理寺狱,12道大刑却有人替她受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虽然斗倒的人一个接一个,最终却越来越没有刺激感。 另一方面,为了塑造这个女性形象,是不是牺牲的太多了。 周如音口蜜腹剑,庄语山本人尖酸刻薄,只知争风吃醋。阮惜文虽然在努力挣脱命运的束缚,却实在称不上高明,多年谋划竟被一个丫鬟撞见而轻易破了。上元夜各个所谓大家闺秀,除了女主和母亲外无一不是阴险小人的嘴脸。 即使最后女性团结起来,维系他们的也是与庄寒雁本人的私情,和对某些恶人的仇恨。如果她们遇到的是个温柔体贴的男人,恐怕就很难团结在庄寒雁身边了。 这就是这类影视剧往往都忽略的一个更重要的点,就是“系统性压迫”。之所以说是“系统性”,就在于封建社会的底层逻辑,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的。 然而打破这种系统,依靠一个两个“贵女”这样的精英阶层,是做不到的。她们可以拯救京中的大家闺秀,却需要出身乡野的柴靖为其牺牲。而柴靖由于认识一个贵女,可以在大理寺严刑拷打后活下来。但更多这样的人早就死了。 这样的困境是封建社会的悖论。因为能实现真正的广大妇女解放的,是让妇女参与生产劳动,而不是依靠权力斗争取得什么资源和地位。 当封建社会走入明清时代,底层女性的处境从“父权夫权”角度讲,其实比上层阶级女性的处境要好那么一点。因为底层女性也要参与劳动,而上层女性全靠父家夫家供养,所以很多时候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其实也就是说,如女主这样的封建社会精英女性只是拯救了少部分本就处在上层阶级的女性,而和广大底层女性没有任何关系,她们还要被上层阶级剥削和压迫。 剧中有一句台词说的很好:“贵女”是身处逆境中仍能坚韧不拔,顽强抗争。但是这个抗争的对象,应该是封建社会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的社会结构。 如果将这个结构具体化为“庄仕洋”本人,将女主及身边一切遭遇归咎于“庄仕洋”本人的阴险恶毒,而不去触及封建制度的矛盾,就显得格局小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皇帝,几乎完全隐身了。 我不想说编剧的意图是错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但我希望编剧能意识到,真正的女性解放,不是依靠一个两个“贵女”就能实现的。即使她们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但也只是剥削阶级女性的胜利,不代表广大底层女性的胜利。 当社会不再有“贵女”,才能让每个女孩都是“贵女”。
感谢您的阅读。本网站 MyZone 对本文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