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

去年有个《风起洛阳》,看的时候就有人提到原著名为《洛阳》,之所以加上“风起”两个字,是为了蹭《风起陇西》的热度。在这里不论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只是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起了《风起陇西》。看到是路阳导演,陈坤、白宇、孙怡主演,虽然《天盛长歌》收视扑街了,《风起陇西》收视据说也扑街了,不过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

从第一集开始,一直到陈恭混入五仙道,在蜀军军技司总成部窃取图纸,然后初代烛龙落网,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中陈恭展现了超凡的智谋和临场应变能力,并主要塑造了荀诩忠诚耿直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这一段的剧情是自成体系的,人物塑造也比较丰满,只是翟悦的下线有点太刀了。总成部窃密一段戏,整个场面调度节奏非常舒适,导演的镜头很出彩,演员的演技尤其是杨轶饰演的高堂秉几乎无可挑剔。先不讨论剧本质量,路阳导演的水平依然时稳定发挥。

![image.png](/media/c2b440b8-c3d7-48bf-a794-4df8b1877296_image.png)

第一阶段剧情结束算到到陈恭烛龙身份被揭秘为止,是陈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反转。此后到陈恭、冯膺、杨仪密探,陈恭身份完全揭秘,又是一次反转。但是我觉得这些反转并起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事实上,由于这段剧情的存在,让前面剧情塑造起的陈恭的形象,就是随着郭淮和陈恭的一段谈话土崩瓦解。好像你本来以为这个人是神机妙算,结果只不过是开了天眼而已。于是陈恭那个处变不惊的形象就大打折扣。而且,前期在剧情没有完全展开时,缺少相关的暗示和铺垫,给人一种突然给角色空降身份的感觉。虽然经过第二次反转,陈恭的整个人物形象更上了一层台阶,但是这中间的割裂感,依然是无法弥补的。另外,我觉得郭淮策反的理由有一个问题,既然陈恭最痛恨叛变的人,那他为什么还会成为一个叛徒?

![image.png](/media/f1a0e0c5-7a38-4255-9f2e-028a01016fd0_image.png)

> 我真的想吐槽,郭京飞胖了好多,完全不像是大将的气质

相比之下,荀诩的形象反而更一以贯之。我个人更喜欢荀诩的行事风格,秉公办事,直来直去。但显然,他的性格不可能在那个环境下发展的很好。但是他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一切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希望这不是一句空话。陈恭、冯膺、杨仪三人设下连环计,要除掉李严,牺牲了许多人,但说到底不过是他三人的密谋罢了,貌似诸葛亮也不知情。除掉李严、陈恭成功双面卧底,当然能够更好地帮助丞相兴复汉室,少了一个后顾之忧。但是蜀汉难以兴复汉室的真正原因,在于一个李严,和一个卧底吗?以现在的角度看,显然并不是,于是“兴复汉室”才只是一个飘渺愿望打出的幌子,造成的牺牲也不过是一些无谓的牺牲。电视剧中的呈现,陈冯杨三人组谋划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荀诩确实坏了三人大事,事实上我也觉得荀诩最后被冲昏了头脑,认为陈恭是魏谍,急匆匆抓捕了陈恭,最后将陈恭送上断头台。但是他这么做,我很难觉得有错,甚至在那个环境下,还能如此坚持心中正义,即使面对的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image.png](/media/d3781459-d759-4b17-960e-6db0370acbc2_image.png)

> 一个人坚持自己,坚持查明真相,最后却送走了自己的好兄弟。

其实权力斗争,我最服气的还是冯膺。冯膺有智谋,能够洞察人心,但是却不用这种方法来争权夺利,不像李邈想要勾结陷害,也不像荀诩直肠子,此人在官场的技能点可以说是点满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在权力漩涡中,还是需要一些斗争的技能和技巧。否则,就成了《沉默的真相》里同样是白宇饰演的江阳,空有一身扫黑除恶的斗志,却最终被黑恶势力玩弄于股掌之中。

![image.png](/media/3e17ac39-33f8-47c7-85ad-efe7308a034e_image.png)

![沉默的真相.jpg](/media/b8bd8ede-ea3c-48da-8b50-8c98dcb52c94_沉默的真相.jpg)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有人说陈恭可能没死,但是我觉得最后剧情已经明示了,也许这对于陈恭来说不是一个好结局,但是一个最现实的结局。